“竟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赵匡胤不可置信的后退了几步才稳住身子。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他大宋的灭亡竟然是因为他的重文轻武。
见鬼的重文轻武。
他当初之所以防备着武将除了是怕这群武将重复他的道路,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吸取了前面那百年混乱的原因。
他只是防备武将而已他并没有重文轻武好吗。
毕竟赵匡胤自己也是一个武将出身的,怎么可能会去做这种事情。
他的后世子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到后面发展成了被后世人所说的重文轻武了。
轻武干什么,难不成这群蠢货以为打仗能靠那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吗?
赵匡胤简直就要被他的后世子孙给蠢哭了。
他想过无数种可能。
可能会是像汉朝那样主弱臣强被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可能会是像唐朝那样发生战乱导致国力衰退。
但万万没有想到竟是这种结果。
这种结果说实话,赵匡胤是接受不了的。
甚至还成为了国策,这群蠢货……
……
赵匡胤骂骂咧咧,其他朝代的皇帝们也是一脸的怪异。
“重文轻武为国策,这群人脑子有病吧?”
作为一个皇帝李世民表示他实在不理解这种做法。
怎么可以有这么荒唐的决定呢?
想要一个国家强盛那就得文武共同发展,这不只是上位者的喜好态度,更是平衡朝政的一个计策。
总不能发生战争的时候指望着这群文人去排兵布阵击退敌人吧。
李世民倒也不是看不起文人,他自己说来也是一个文人。
其实文人大多数也要学习君子六艺,就像他如今手底下的那帮臣子们一样,随便拉出去一个那都是能文能武的存在。
只是这重文轻武他属实是没有见识过。
平衡的天平一旦倾斜那对于国家来说将是一场不可思议的灾难。
李世民都能想象得到,在这种国策下恐怕这个所谓的大宋全天下都会以读书为荣耀而习武为耻。
这样的一个国家又如何能抵挡得了外敌的入侵?
事实也正如李世民所想的那样,整个大宋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严重的重文轻武。
在朝堂上,武将的地位甚至已经被排挤到了边缘,全天下的人都以读书为荣,看不起武人。
……
“宋朝才是那群文人最向往的地方呀!”
哪怕是已经隔了一个朝代朱元璋也觉得这其实挺搞笑的。
说实话,他对于这个朝代有些怒其不争。
宋朝的整朝国力并不弱,甚至可以说是经济十分强盛,国库丰盈。
能征善战的武将也并不是没有。
最出名的当属狄青,还有抗金英雄岳飞。
除了这两人之外还有韩世忠,杨业,宗泽等等。
可偏偏整个宋朝的皇帝就是把重文轻武给贯彻到底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