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正常情况来说的话奴隶社会当官的应该是奴隶主和贵族啊。
但是纣王执政时期他却推出了唯才是用,不问出身的制度。
只要有才干,即便是奴隶,战犯也会得到赏识。
为什么呢,因为他看到了贵族阶层的腐败腐朽。】
【在纣王的哥哥和叔叔都在跟他唱反调的情况下,他没有人才可以用。
再加上纣王一直忙于征战,希望成就更大的霸业,这让他更急需人才。
应该说他的这种用人制度确实是太超前了。】
“商纣王的这种想法的确是很超前!”
如果后世人分析的都是真的的话那商纣王的这个思想在当时来说不亚于大逆不道,甚至说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哪怕到了他现在的大秦朝堂上占据着半边天的依旧是那些贵族们和王亲。
平民百姓们想要起来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通过不要命的冲在前线,到时候有了军功自然可以上朝。
可这些都是经过这么多年来的改革才会有的,而在殷商时期百姓们和奴隶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
奴隶就是奴隶,贵族就是贵族,这在当时这社会是两条永远都不会交错的直线。
也难怪殷商最后会灭亡,恐怕也是因为得罪了当时贵族的利益了吧。
【众所周知,周朝以后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那基本上还是门阀还是贵族,奴隶制。
当官的都是贵族嘛,平民想当官儿那势比登天。
什么时候才真正考虑平民出来当官儿呢?】
【魏晋时期有一个九品官人法,平民才有了那么一丁点儿的机会,也很少。
再后来到了隋朝科举制度出现的时候,平民人才参政,才得到了稳定的保障。
所以从这点来说纣王非但不是无道之君,相反还应该说是人才制度改革的先行者才对。
但可惜的是因为这种制度太过超前,太过激进,也给他自己埋下了祸根,带来了祸患。】
一方面一些小人的凭借一时的小人得知确实给百姓造成了一定的祸害。
另外一方面纣王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也就进一步加深了,也就为他后来的结局埋下了隐患。】
【那么说到这儿,咱们要说关键问题了。
几千年来有关于商纣王的故事一直说他是荒淫无道的暴君。
所谓酒池肉林,断骨验髓,炮烙之行,剖腹挖心,杀妻杀子等等这些残暴之举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这里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跟您说,既然在周武王公开发布的讨伐檄文里没有那么这些事情一定都是谣言。
假的,根本没有。】
【但凡这其中有一件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周武王也不可能在讨伐檄文里面只讲了那三条。
为了彰显自己的正义,他早就写在其中了,何至于要把什么轻视祭祀,让女人参政这些事儿当成罪责写进檄文呢?】
“好像,还真是这样啊。”
“如果这个商纣王真的做过后面这些罪行的话怎么可能会不写进去,而只是那简简单单的几条?”
万界各朝代的百姓们经过后世人这么一分析一下子恍然大悟了,甚至脑子中开始大逆不道的分析起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