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占卜吉日,确定日期,随后,父兄要选定并邀请为青年加冠的贵宾,冠礼当天,贵宾要为行冠礼者三次加冠。
最初是加黑麻布做的帽子,表示男子将有参加政治活动的权利。
再加白鹿皮缝制的帽子,表示男子将有为国战斗的权利。
最后一次是加爵并冠那是一种用细葛布或丝帛做成的褐色帽子和冕相像,表示男子将有参与祭祀的权利。
三次加冠也象征着行冠礼者的德操,步步长进。
这是每个贵族青年必经的过程。】
【接着他要带礼物去见国君,缔结君臣关系,还要拜见香大夫,表示自己已成为贵族社会的成员。
此后,宗教朝会中将有一个他的位置,也有一份他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成年男子不能再用幼时的名字,所以冠礼也包括名字的仪礼。】
听到这里朱安突然就有些惆怅,感觉古人真的很看重成年呀。
不仅会办一场重大的宴会来庆祝,更是会给成年的人取一个字,这是何等的浪漫。
不像他们现在,他是孤儿,在成年的时候甚至连一个蛋糕都没有,还是后来自己有了工作后才给自己买了一个。
有些规矩能丢,但有些规矩其实也不是不可以留下来的吧。
【取字的任务就交由加冠的贵宾完成。
伯,仲,叔,季是四兄弟的排行顺序,也是每一个成年周人名字的一部分。
长幼秩序是社会坐标之一,有了这些字样做标识,一个成年男子在家族中的地位就一目了然了。】
这规矩倒是厉害,从确定的那一刻就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所以说古人不是不聪明,他们只是被局限性的而已。
当他们突破了自己的局限之后所爆发出来的爆发力是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
从野蛮时代走到礼乐时代又何尝不是从一种野蛮文化走到文明世界的过程。
华夏古人从来都不是愚昧的,只是他们认为果然愚昧而已。
【席的使用在当时已十分普及,并成为理智定规的一部分。
无论贵族宅地还是平民之家,室内都要铺席。
用餐时,菜时会放在席上或席前的案上,各类酒器和灌洗用器也都陈列好,宾客们陆续前来,经过三依三让把客人迎入中堂。
宴席开始了,古人席地而坐也席地而食。
座位席次的安排是有规矩的。
作为主人要坐在首席,称之为“席尊”,“席首”。】
【其余人按等级依次而坐,坐席要有坐姿。
正确的姿势是双膝着地,腰伸直,宾客入座时要肃静而有序。】
李世民挑了挑眉头,这些礼仪早就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言行举止当中,在他看来这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