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枭相 > 第82章 突发!前往北京城,王府议事

第82章 突发!前往北京城,王府议事

    第82章 突发!前往北京城,王府议事(1/2)

        答完四书题,还要答五经题。与四书题相比,五经题便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每经的题目都很简单。

    《易》:风雷,益。

    《礼》: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诗》:夏之日,冬之夜。

    《尚书》: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春秋》: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一般来说,治五经首推《诗》,其次是《礼》《尚书》《春秋》,最后再治《易》,难度从低到高,考生能将《诗》治得通透,已是殊为不易,所以,院试的五经题,考生基本上会选《诗》题。

    治经有难度,以五经为题出的试题,难度自然也有高下之分,在同水平股文里,治《春秋》的股文,排名一定在《诗》之上。

    所以,于可远毋庸置疑地挑选了难度最高的《易》。

    该句出自《易》第四十二卦,原文是: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本卦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震,震为雷,风雷激荡,是益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惊恐于风雷的威力,从而见善则从之,有过则改之。其实可以理解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当然,这里的“利涉大川”也有更深层次的解释,就是说要去照顾老百姓,使民心都归向于你。“益”的意思,实际是指照顾底下的人。

    于可远沉吟了一会,决定以东南抗倭大战入手。

    当有外部势力来侵犯你的时候,或者天灾人祸发生,老百姓自发地响应,来拥护这个国家,拥护朝廷,那当然是利涉大川了。

    因是六月,酷热难耐,于可远谨慎地伏在案上书写,不时将额头的汗渍擦干,若有一滴落下去,便是污卷,要扣大分的。

    临近傍晚,于可远终于将两篇八股文作完,仔细检阅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摇铃交卷。

    官兵、小吏和书童同时过来的,动作干净利索,核对弥封一气呵成。

    “原来是山东大才子,这回交卷速度可不算快啊。”

    那小吏明显认出了于可远,拍拍他的手,露出不明所以的笑。

    “劳驾三位。”

    于可远从香囊里掏出三份银子,依次交到他们手里。接着才听那小吏言道:“提督学政大人就等着你的试卷呢,已经等了两个钟头,你既然已经答完,就跟着我们去见学政大人吧。”

    说完,官兵和书童开始递送试卷,那小吏则领着于可远到提督书院的内院去见黑大人。

    见黑大人时,仍然有几个太监在一旁候守,一摞卷子摆在案上,此时还未启封。

    按照规矩,考生考完后,要即刻离开,不能在考场附近逗留。但也没有明文规定,主考官不能在考后见考生,当然,二者若谈到考试内容,尤其是考生所作的股文,这就是徇私舞弊了。因为所有试卷都被糊名,主考官审卷时,不知道这试卷是谁所作,自然很难偏袒某一方,但你主动告知主考官所作股文,或者主考官主动提问,这明显是知法犯法,身边的太监可不会答应。

    “公公,这位就是于可远。”

    于可远刚拱手行礼,黑大人便朝着身旁的几位太监介绍起来。

    为首的那太监长着一张粗犷的脸,但声音细细的,倒不尖锐:“于公子一表人才,咱家在京城都有所耳闻,但闻名不如见面,于公子的俊朗,甚过传闻三分呢!”

    于可远不由一怔。

    太监夸奖自己……这位不是监审主审官的太监?他从京城来?

    想到这里,于可远愈发谨慎起来,“学生何德何能,担不起公公如此赞誉。”

    “咱家说你能担,你就能担。”那公公款步走到于可远身前,上下打量着,还用鼻子嗅了嗅,“嗯,天确实热,在考棚坐了一天,一身汗味。你们几个,为于公子准备一桶温水,伺候于公子沐浴吧。”

    “不敢劳驾公公!”于可远有些手足无措,连忙朝黑大人投去求救的眼神。

    “你不用担心,姜公公是来接你进宫的。”黑大人笑着。

    进宫?接我进宫?

    于可远狠狠咽了口唾沫,“敢问公公,不知带我到宫里,是为何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热门推荐
许平安 裴璨顾予 江清瑶顾沐宸 苏婉 苏哲林筱蔓 顾司宸苏夏 御兽神妃倾天下 娇妻都是修炼狂,我躺平无敌 武道神话之三国归赵 尹子衿盛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