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枭相 > 第34章 会讲,无极太极之辩

第34章 会讲,无极太极之辩

    第34章 会讲,无极太极之辩(1/2)

        古代科考,主考的就是八股文,而作一篇八股文,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极难的。就拿县试来说,一百个考生,能有一个作出切合题意的八股文已经是难得,绝大多数都止在分析和猜测上。

    为何这么难?

    一个问题,古代文人要背多少字呢?一般在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之间,是不是觉得很夸张?茅盾能背《红楼梦》,随便打开一页,他都能背下去,能背《红楼梦》的不止他一个。《红楼梦》也才一百万字,这还是当玩的。

    科举考试,真正要背的,首推十三经,是科举要考的。八股文就是从十三经中随意抽取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就以此为题作文。所以十三经都是要背的。

    十三经多少字呢?

    周易两万四千余字,尚书两万五千余字,毛诗三万九千余字,周礼四万五千余字,仪礼五万六千余字,礼记九万九千余字,左传将近二十万字,公羊传四万四千余字,谷梁传四万一千余字,论语一万三千余字,孝经近两千字,尔雅一万三千余字,孟子三万四千余字,大学一千七百余字,中庸三千五百余字,加起来近六十五万字。

    背过这六十五万字就可以进考场了?当然不行。

    因为你还不会写八股文呢。八股文是十三经为题,所以古代的高考复习资料叫“高头讲章”,就是把十三经的每句话都作题目,下面附上一篇典范八股文。

    我们所谓的“高考复习”,可不像现在的高考,毕竟在古代考一个秀才的难度,堪比现在读一个博士后了。

    背过十三经,掌握高头讲章,你以为就可以了吗?还是不行。

    尤其是在大明朝,科举虽然主考八股文,但诗词文赋这些也有涉猎。何况想要写好八股文,诗词歌赋就是最基础的。掌握诗词文赋,你得背过或熟读楚辞、乐府、汉魏六朝赋、古诗、唐诗、宋词、元曲、诸子百家、文选、古文观止等等一系列诗文,字数也不在几十万以下。

    这样就行了吗?当然还是不行。

    没有读过《史记》谁敢自称文人?不读《资治通鉴》出门会被笑掉大牙的!所以还要读史,好的也要背过。

    此外,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卜数术、拳理兵书,都要涉猎。琴棋书画、文武双全,这才能算是个文人。很多人说,宋明都是重文轻武,对武官不公平,但文官确实有被重视的资本,就凭他们背过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

    像于可远这样,先生刚出题,就奋笔疾书的,一般只有两种情况。

    天资纵横。

    胡编乱造。

    显然,那些窃窃私语的学生都以为于可远是后者,也都想看他的笑话。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

    因为徐元的表情太精彩,精彩到他们这些学生都觉得毛骨悚然,害怕他老人家兴奋异常,直接仰过去。

    “不会吧?于可远真作出来了?”

    “他不是只读了几天的书吗?就那么好运,刚好读到了老师出的题目?”

    “我不信,你看老师的表情,或许是他八股文作得太差,把老师气成这个样子。”

    “承认别人优秀,就那么难吗?”

    徐元忽然从于可远身旁走开,来到讲台旁,对一个小书童道:“把司徒先生和韩先生叫来。”

    过了一阵,两个白发苍苍的教书先生走进私塾。

    徐元和二人一阵小声议论,三个人时不时地就望向于可远,眼中是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好奇。

    作八股文需要极漫长的时间,就算是日常考,也没有低于四个时辰的。所以,当徐元收卷时,已经快天黑了。

    三位先生就站在讲台上,将其他学生的试卷扔到一旁,直接翻到于可远那一篇。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热门推荐
我,汉东霸主,你钟正国算哪根葱 诱爱成欢:傅总宠她上瘾 七零:小奶团靠空间物资暴富了 恶魔山庄 小师妹,你强的很不合理 傅硕顾娇娇 我的七个师姐是女帝! 沈确姜颂 小哀别问,问就是喜欢你 没有人比我更懂木筏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