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在一旁插话道:“那接下来,外祖父是不是发现父亲您聪慧又极具天赋,所以才资助您读书的呢?”
郭秀才斜睨了儿子一眼,说道:“哪有这般容易,聪慧和态度固然是读书所必备的天赋,然而品德亦是同等关键”
“曾经有一回,村里来了个衣衫褴褛的乞讨老者,众人都对他避之不及,唯有我主动把从王家领到的一个热饼分给他。”
“要知道,这热饼可是我当日放牛的口粮,要是没了它,我这一天就得挨饿。”
“可我瞧着那老人艰难地往前挪动,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给点吃的吧,我已经许久没吃东西了。’最终,我还是把刚刚拿到手的炊饼递给了他。”
“随后,你外祖父出现了,紧接着你祖父又叫人给了我几个炊饼,声称见我心地善良,特意对我的奖赏。”
“后来我才得知,那个行乞的老人是你外祖父的一位朋友,你外祖父特意邀他来考验我的人品。”
“像这样的德行考验还有不少,我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所以儿子,你要牢记,日后做事切不可违背良心,这世上终究是好人会有好报的。也正是因为通过了你外祖父的考验。”
“没过几天,你外祖父便找到我的父母,表示他要资助我读书去参加科举。”
“倘若当初我没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或许我就遇不上如此通情达理的妻子。”
“也不会有你这个儿子了,说不定现在的我还在田地里辛苦劳作,跟老天抢夺粮食呢。”
“又哪会有书可读,哪能参加科举,哪能开办学馆啊!”
“因而当看到那个放牛的孩子时,我不禁想起过去的自己。”
“同样的年纪,同样的放牛之事,同样的偷学行为,只是人已非彼时之人,水牛也不是那时候的水牛,地点也不是那个地点了。仿佛一场轮回,又重新经历了一次!”
王氏于一旁听完郭秀才的故事后,心潮起伏,慨叹不已,未曾料到自己夫君的童年竟是这般艰难。
她随口问询道:“夫君,你是否意欲如当年父亲那般资助此放牛娃呢?”
郭秀才在一旁答道:“此事岂能轻易决断,那孩子连自家在何处都不知晓,其家庭状况亦不了解,更无从知晓他有无读书之天赋,以及人品究竟如何。”
王氏在旁言道:“妾身明白夫君之意了,既然夫君有此意向,那便去去做吧!”
“只是夫君在做决定以前,务必要仔细探查考验一番,切不可出现升米恩斗米仇之情形,不然可就不妥了。”
郭秀才在旁边听到后,赶忙说道:“多谢娘子的理解,娘子真是善解人意,为夫很感谢岳父大人当年将你许配给我,今生能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幸运。”
“你放心,我定会如岳父大人当年那般,从天赋、人品等方面好好考验他一番。”
一旁的郭林猝不及防又被塞了一嘴“狗粮”,无奈之下,只得走回自己的房间,看起书来。
回到北水村的陈初一正风卷残云般地吃着母亲做的焖豆角饭,其间还不时地逗弄一下弟弟。
丝毫不知在二十里外的一处民居中,有几个与他命运紧密相连的人正在讨论有关他的事情。
吃完饭后,陈初一领着弟弟在村里溜达了一圈。
随后,他又和母亲一同收拾了一下小菜园,这才回到房间,回忆起今天所学的繁体字。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