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家的,你上次说那个东西,研究出来了吗?”
钱大娘正蹲着烧火,看到大儿媳妇端着一盆米浆进来,赶紧抬起头擦擦脸上的汗珠问道。
她们这是在研究一种自己从来没吃过的食物,面条。孙伏伽一行人多在北方生活,吃面食吃习惯了,猛的一下到了岭南,不想这里没有小麦,只有大米。
有一日,江云随口提了一句想吃汤面了,钱大娘就记在了心里。可巧的是她大儿子在水师里有一位老主顾,老家在豫地,做面食是一把好手。
钱大娘的老大媳妇就按照他描述的面条的样子,用米浆尝试,上次做出来让那人吃了,他两眼泪汪汪的生把一大盆连汤带水喝了个干净,最后抹了抹嘴巴,说虽然不如面条筋道,但是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
今儿她打算再试一遍,上一次是直接把调和的浓稠的米浆放在打了细小的圆孔的篦子上漏下去,下面接着烧的滚烫开水的热锅,米浆受热就凝固形成了一根根条状物。
那虽然形状相似,但是却极其容易断裂,也就是那人说的不够劲道。若是想筋道,还是要重新调和米浆的比例,水要再少一些。
这一次她想,把米磨成粉,再加水和成那人说的面团一样的东西,然后擀成薄片,再切成条煮来吃,或许可行。
因为店里常准备好的都是用泡着水的湿米磨制成的米浆,如今要用干米磨粉,那就需要再重新推磨,这样子的力气活,她是干不动的,需等老大回来了,他有一大把的力气。
她准备再尝试第二个方法,既然不能在米浆下水前减少水分,那不去把下水后熟透的米条再烘干,这样子水分少了再重新煮,或许也能够更加劲道。
她把自己的想法与婆婆说了,婆婆立刻点头,“老大媳妇,都听你的,我给你烧火,这孙大人一家是好人呐!就是想吃口面条,咱们一定要给满足了……”
可不是么,如果没有孙大人一家,自己家恐怕还在山洞里面三天饿九顿的……
老大媳妇手下的米浆甩的更起劲了,元歌姑娘来说了,今儿孙大人要在食肆里面宴请那个上京城来的大将军,自己家一定要表现好好的,让上京城的人看看,孙大人真是做了大好事啊!
“超崽去跟着送饭回来了吗?”,平时里是家里三个儿子带着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去四个营帐里送饭,大部分干活的都会来食肆吃,不过也有不少人自己舍不得吃完,留一些牌子兑换成第二日送到营帐养活一家子老小的。
超崽就是老大家大儿子,如今已经十岁了,很是懂事。不送饭的时候就去跟着黄县令与孙大人一起去丈量水田,前段时间孙大人还亲自去种盐了呢!
盐矿是这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把海水一层一层浇在海边的田地上,等水分渗透下去,地面上就会有薄薄的一层盐块。
一层一层的浇海水,日积月累下去,盐层越来越厚,就可以取出来,过滤掉土,留下来的就是盐了。
开建县的主要税收,就是依靠着盐产。那种盐的土地也不是正常土地,而是盐碱地,什么种子播撒下去,都不能发芽的。
“回来了,不过又被黄县令叫走了……”,老大媳妇甩着米浆的手停了停,又拿出小木片把粗瓷盆边上的米浆刮下来,压低声音悄悄说,“说是从海里捞出来一头淹死了的野牛,让超崽带着那两个小的去取一些牛肉,给大家伙都分一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