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新猎的野鹿收吗(1/2)
这里采茶,都是先从向阳面采起。自己家的采完了,还会便帮人家采。
也有在谷雨之前采的,叫做雨前茶,价格十分昂贵,刚才路过的姑娘们便是去采雨前茶。
但是杏花村里,采雨前茶的人很少,因为这里的人觉得,那样嫩的新叶,还未得日月风露的照看,未长成就采来,属实残忍,即使给更多银钱,也不去做。
偶尔为之,皆是迫不得已,譬如今年采雨前茶的,村里只有春生一家。
春生的爷爷生了重病,只得去镇上看,所需草药十分昂贵,这才去采雨前茶换取药费。
崔护顺便说起自己小时候,不知如何想了一个法子,找到一个破碎的瓦罐,把竹笋盖住。
那竹笋在瓦罐里不见天日,长得弯弯曲曲,很肥胖了还是极嫩的黄芽笋。娘亲见了不许,说是罪过的,应当让它自然长大,经过日月风吹,再拿来做菜,才有情义滋味。
燕子也道:“我娘也是这样说的,总要长成了才能拿来派用场,蚕豆要豆粒饱了才能摘来吃,黃瓜南瓜茄子也不许摘小瓜,像城里人他们吃乳鸭乳猪的,我们更是没有的。”
樱桃想起家乡的人冬天吃树皮、吃草根,这不过相隔了一座大山,物产与风土人情就全然不同。
聊着聊着,日头高起来,远处渐渐有了喧嚣的人声,集市到了。
“我们先去客满楼,将这野货卖了,再作采买。”崔护说着继续赶着驴车往集市中间走。
一路走过去摊子众多,目不暇接。
有卖鱼的,开过膛的腥气散开,鱼儿还在地上打挺。有卖菜的,菜叶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子,太阳光一照,更水灵了。有卖猪肉的,一扇扇肉在案板上平铺开。
有卖米面豆子的,粗布口袋装着,敞着口,红豆绿豆白扁豆。有卖干货的,黑色发灰的木耳,干燥的蘑菇,红彤彤的皱枣,一扎一扎的粉条。
还有卖胭脂水粉的,卖绣品鞋子的,真是花样繁多,眼花缭乱,掺杂着各具特色的招呼叫卖声。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