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梁申赵权 > 第七十九章 出征

第七十九章 出征

    宋嘉熙二年,蒙古窝阔台汗十年,西夏灭国后十一年。

    公元1238年八月。

    虽然已经过了中秋,可是天气依然闷热,见不到一点的风。阳光虽然并不毒辣,但是被晒了一整天之后,汗水与灰土在衣甲里互相充分地发酵,赵权觉得自己就像酱缸中的黄豆一样,浑身冒着酸臭味。

    整支队的所有人,都是大汗淋漓,犹如刚从水里爬出的一支水军。身下的马也都淌着汗水,不住地喷着响鼻。队伍不得不每过半个时辰就停下一次,给人马补下水。

    无云的天空之下,放眼望去,一片灰茫茫的旷野。偶尔看到了几棵树,枝枝丫丫,挣扎着戳向天空,树上零零星星地挂着一两片已经枯黄的叶子,只要给点风,这叶子便会飘落而去。

    道路两边的田地里,光秃秃的连野草都没见到几棵,地里满是干裂的泥块与数丛黑乎乎的硬苗茬。

    “看来这边的蝗灾也是有点严重啊!”走在边上的吴一虎叹了口气说道。

    这是个年约三十的汉子,平日里总是一副松松垮垮模样,但两眼中却时时冒着一些精光。跟在他后头的是他的族弟吴天,他与董用、史青,原来便是丁武手下。吴一虎却是从郭侃另外调入,协助丁武管理渐丁队。

    赵权一直不理解,郭侃为什么会这么重视他们这几个人。不但为他们五个人特地组建了一支“渐丁军”,还给几个人配了一对一的专门“照护”。

    这支有些奇怪的“渐丁军”,说是军,其实就是一支十人队,因此大家还是称为“渐丁队”。由丁武以十夫长身份率领,直属郭侃。目前的职责是负责战场上的信息传递、巡逻与探路侦察。吴一虎与李毅中则被任为渐丁队的“队副”。

    河南今年全境的大旱对长临村的影响不算特别大,但随后的蝗灾却是让驻军吃尽了苦头。赵权与梁申想了各种办法,都是收效甚微。

    倒是秦子绪出了个不错的主意,白天在田间焚烧各种枯草,利用烟薰抵御蝗虫。晚上在田间的各个角落点上小火,又在火边安放敞口袋子,引捕夜间出动的蝗虫。

    诸多努力之下,好歹保住了长临村今年的粮食。而且还喂肥了许多的鸭子。

    但是,河南其他区域情况显然非常糟糕。在旱灾与蝗灾的双重打击下,据说大部分地方颗粒无收。好不容易安抚下来的百姓又开始四处流离,有些北上河北或逃向山东,有些又偷偷南渡投奔宋国。

    蒙古国派驻河南的课税使陈时可虽然传达了免去今年田租的诏令,但是刚成立的河南行省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钱粮来赈济灾民。

    河南各路屯驻兵马也开始陷入粮草不足的困境。不仅如此,河南境内圈出的一些牧场的青草也被蝗虫一扫而光,牛羊因为草料不足而大批宰杀,只能勉强保证军中喂食马匹所用的草料。

    据梁申分析,大旱与蝗灾,这是今秋蒙古出动大军攻宋的最主要原因。二月份王楫使宋,虽然没有达成和议,但宋国也派了将作监周次说为大元通好使,随王楫北返,继续商讨和谈事宜。如今大灾过后,即便达成和议,蒙古的存粮也不足以供应数十万留驻河南的大军。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南劫掠,以获得钱粮熬过灾年。

    梁申认为,对蒙古人来说,对宋之战若胜了,当然可以收获大量物资。即便是败了,死一些汉人炮灰,也少些供养的压力。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热门推荐
你来啊!把你可爱的女鹅打屎叭! 凡徒仙道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水灵光楚默离 周快熟陈清雪 开局双神威,这火影我带土当定了 太初本源经 隐居神农架,开局竟被熊猫赖上? 秦书黎傅泽承江奈悦 重生七零之俏美人下嫁乡下最野糙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