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到郭家后,盛颜的感受和昨天截然不同。
郭家老太君已经七十多岁,满头银发,笑容和蔼。
郭夫人又给盛颜引荐了家中的各位女眷,从言谈举止和神情中,盛颜便知郭家女眷,没有因为她是再嫁之身,而对她有所轻视。
这时一个装扮偏素的年轻妇人,给盛颜拿来手炉,说道:“看你文文弱弱的,可别冻着,拿着手炉暖暖吧。”
盛颜忙起身道谢。
郭夫人对这妇人说道:“你也坐下歇会儿,唐五媳妇儿到了咱家不是外人,没必要那么见外。”
郭夫人说完,又笑着对盛颜说道:“唐五以前和我家三小子玩的好,这俩人都学了武,也都去了边关效力。可我家老三命不好,这一去呀,便没回来,只留下他媳妇儿在家守着。”
盛颜看了素服女子一眼,这就是郭三郎的媳妇,年纪轻轻便守了寡。
郭三郎的媳妇芸娘倒是淡淡一笑,“娘,您别说了,嫁给三郎时,我便知道嫁给武将意味着什么。”
郭夫人对这个儿媳是真心疼,当时噩耗传来,家里是让她归家再改嫁的,可这儿媳妇说什么都不走,宁愿剪了头发当姑子,也不愿再嫁。
芸娘这决绝的态度让郭夫人心疼不已,有人对他儿子这么好,她这做娘的心里又是高兴又是酸楚,从此对这个儿媳妇比闺女还亲。
芸娘并不是个善谈的人,见到盛颜也许是同嫁武将的缘故,也许盛颜文静的样子让她有好感,倒是和盛颜颇聊得来。
屋内女眷从过年这段时间的宴请,聊到了昨天田家的宴会。
盛颜疑惑的说道:“这才是昨天的事,怎么都传到外面来了。”
郭夫人笑道:“京城权贵人家就这些,今天她家请,明天我家请,女眷们聊来聊去,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郭夫人的大儿媳说道:“忘了有这么句老话吗,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年年宴会都会出几档的新鲜事儿,本来能避免,可田家非要自己搞事,背后不知被多少人笑话呢。”
郭夫人说道:“颜颜,昨天你走的早不知道,听说随后田大老爷回去发了好大的脾气。本来高高兴兴的宴会,非要自己搞些事,不知道的还以为和你们有多大仇呢。”
郭大郎媳妇儿说道:“说起来都怨周家二少奶奶没眼力,婆婆和嫂子都走了,她还厚着脸皮留下。颜颜,你和周家的事儿,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也都是明白是非的,不用往心里去。”
盛颜微微一笑,她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坐在上首的郭老太君说道:“昨天和唐五媳妇儿争执的,就是周家的二少奶奶吧,这人不可交。”
盛颜问道:“老太君也知道她。”
郭老太君微微摇摇头,并没言语。
芸娘说道:“我们郭府每年都会施粥施米,救济生活贫困的百姓。年前下了几场大雪,有很多百姓的房子被压塌了,自然一日三餐就没了着落。我们郭家便在附近搭了粥棚,好歹能撑过几天去把房子修好。”
盛颜想了想,有点印象。
年前她刚嫁到唐家,好像听说唐家也搭了粥棚,唐家没分家,都是由唐大夫人主持。
“我好像有印象,那时刚嫁到唐家,很多事没捋顺,都是大伯母在管。”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