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李承乾 > 第812章 盛世为何唱哀歌?

第812章 盛世为何唱哀歌?

    咸亨三年仲夏,长安城里的暑气裹挟着旱灾后重生的生机。

    大明宫麟德殿内,接生婆抱着啼哭的婴孩疾步而出,殿外等候的太医令、女官们纷纷屏息。

    珠帘后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李治跌坐在蟠龙椅上,望着襁褓中皱巴巴的小脸,颤抖的手指抚过孩子泛红的眉眼:“就叫李弘,取‘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之意。”

    消息传开时,朱雀大街的商贩正将新麦磨成的白面高高堆起。

    大唐持续一年的旱灾,终于在一场及时雨过后结束。

    如今太子降世,百姓们将写有“天佑大唐”的红绸系满坊市,连胡商的驼队都挂上了喜庆的彩幡。

    三日后的朝会,李治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立弘抱上龙椅:“此乃大唐储君,他日必承宗庙社稷。”

    群臣高呼万岁的声浪中,李义府却注意到皇帝鬓角的白发——自即位以来,西征,平乱、抵御天灾,这位帝王的脊背已略显佝偻。

    散朝后,李义府捧着舆图踏入两仪殿。

    鎏金香炉升起袅袅青烟,映得殿内《凌烟阁功臣图》上的人物仿佛在云雾中浮沉。

    “陛下,臣近日夜观天象,天市垣紫气升腾,正是动土吉兆。”

    他展开绘满星象与风水标记的图纸,“依祖制,陵寝应择龙脉之地,臣已派人寻得终南山...”

    “够了。”李治搁下手中的奏章,案头堆积的灾情奏报还带着墨迹,“李爱卿可知,去年旱灾期间,百姓易子而食者几何?朝廷赈济米粮又折损多少?”

    他起身望向窗外,御花园中新植的梧桐被烈日晒得蔫头耷脑,“先帝乾陵扩建已耗银百万,朕若再另起陵寝,与暴君何异?”

    “就在乾陵扩建的地方,再择一室吧。”

    李义府扑通跪地,玉笏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陛下!太宗文皇帝陵寝规制乃贞观朝定下的祖制,若陛下屈居乾陵侧室,后世史书将如何评说?臣恐天下人议论陛下薄待先帝,更会动摇...”

    “住口!”李治猛地转身,龙袍扫落案上竹简,“朕宁可背负不孝之名,也不愿百姓再受劳役之苦!”

    他平复了下情绪,声音渐缓,“皇兄当年教导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乾陵风水绝佳,朕百年后葬在那里,既能与皇兄相伴,又可省下银钱用于民生,岂不是两全其美?”

    见皇帝心意已决,李义府只得叩首退下。

    望着宰相离去的背影,李治揉了揉眉心。

    案头放着进贡的夜光杯,杯壁映出他疲惫的面容。

    自从永徽年间即位,战事便如悬在头顶的利剑,如今太子诞生,一切都好了起来。

    半月后的深夜,武媚娘抱着熟睡的李弘来到书房。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龙纹地砖上,将母子二人的身影拉得修长。

    “陛下又在看奏折?”

    她将披风轻轻搭在丈夫肩头,“太医说您旧疾复发,该早些歇息。”

    李治握住武媚娘的手。

    “媚娘,你说朕执意简葬,真的错了吗?”他望着熟睡的孩子,“朕只想给弘儿留下一个富足安宁的大唐。”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热门推荐
放弃暖心女神,紧紧抓住死党 被流放的我,靠气运成就狠人大帝! 玉天凰夏临风庸弋 签到重瞳至尊骨,吾为万古第一帝 江风辰 没事哒,踹翻女主系统很容易哒 赠你一生幸福 雷奥尼克斯的命运抗争 镇魔司:开局系统让我刨坟 薛空